全国服务热线 13317186895

科技,让我们更懂野生动物!

发布:2022-05-07 11:26,更新:2024-11-21 07:14

1.jpeg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安放红外相机,进行鸟类监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学组供图。


2.jpeg


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扫描即将被放归野外的扬子鳄体内的跟踪器。


人类无法直接飞到高空,于是我们用无人机拍摄鸟类;人类很难长时间蹲守在密林深处,于是我们用红外相机监测动物行踪……近年来,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高科技的身影越来越常见,红外技术、卫星定位、无人机监测等新技术被运用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大大延伸了我们活动的边界,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也让人类能以某种形式更亲密地了解自然,由此得以更好地保护自然。


999


Onick AM-999野生动物红外相机是一款具有1200万像素带无线传输及控制功能(能发送图片到指定的手机或信箱里)的内置2寸彩色显示屏的红外感应触发相机。采用热释感应动物及人体的感应技术,自动拍摄高清晰度的图片和高清视频。在千里之外也可即时查看相机拍摄到的照片,相机在未探测到动物(人体)时处于节能状态,耗电仅300微安,可以长时间处于警戒状态,使用8节五号碱性电池长32个月待机时间。一旦有动物(人体)进入探测区域时,其摄像拍照功能将立即启动(启动时间为0.8-1秒),拍摄照片或视频。每款机器均自带红外线照明,特殊的940nm的LED灯可在全黑夜间不发光红外拍摄获得高清黑白图像或录像,而光线足够时拍摄彩色照片或录像。


4.jpeg

川金丝猴(全家福),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5.jpeg

岩羊。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


6.jpeg

高山兀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昂赛保护分区,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


鸟兽经过、树叶落下,都会触发红外相机拍摄照片。

红外相机技术门槛不高、设备不贵,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云南也布置了一些观察点,效果很好,尤其在种群多样性监测上立了大功,“仅在一个地点就监测到上百种鸟的存在,极大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一般来说,布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还会受到天气、人为或者动物的破坏,比较好的情况下,一台红外相机的使用寿命能达到数年。研究人员每3个月会检查一次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存储卡。根据不同区域和功能,电池的使用时间也不同。


红外相机的触发机制是依靠红外感应。每当有树叶落到监测区域内,相机就会拍下一张照片,这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时间。树枝晃动等自然运动也会触发红外相机工作。工作人员使用的红外相机,需要在一个监测区每隔500米会布置一台,每台红外相机只能监测前方30米范围。监测范围可能会受环境影响,比如在草地、池塘等处,监测范围就大一点,在森林中就会小一点。


红外相机也被应用在鸟类监测上。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研究员介绍,用红外相机监测留鸟很有效果,鸟类飞过就会触发红外相机拍摄照片,经过数据统计能掌握留鸟数量和活动范围,大致掌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联系方式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创意天地2号工坊3层 欧尼卡光学
  • 邮编:430000
  • 电话:027-88327692
  • 经理:夏花
  • 手机:13317186895
  • 传真:027-88070217
  • 微信:13317186895
  • QQ:2880133833
  • Email:2880133833@qq.com